广州市体育外围平台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 目的
为规范财务工作,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基金会的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基金会事业健康发展,为基金会决策提供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财务会计资料,根据《体育外围平台》、《体育外围平台》、《体育外围》等国家法律、法规,参照《体育外围》,结合本基金会的宗旨、章程,制定本财务管理条例。
1. 基金会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维护基金会财产安全;对基金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控制和监督,合理编制预算并严格执行;如实反映基金会的财务状况,加强财务核算,开展财务分析,参与基金会经济决策,规范财务信息披露;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且资金的的使用符合组织的章程使命及捐赠者的意向。
2. 基金会理事会定期审议基金会财务工作报告,并决定财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财务日常管理工作由秘书处负责。
3. 基金会的财务活动依法接受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接收国家审计部门、独立会计事务所对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及重大项目的专项审计。基金会理事会换届、法定代表人离任之前,应当进行离任财务审计。
第二章 范围/适用性
本准则适用于本基金会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试用期员工及实习员工。
第三章 基金会设置及职能
基金会的财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在秘书处的领导下,按计划财务部管理各项财务活动。
第四章 各类费用报销要求及标准
票据粘贴要求:报销票据应均匀贴在报销单封面后的粘贴单上,整个报销单各部分厚度应保持均匀。报销票据在粘贴时,确保审核人能够完全清楚地审阅到报销金额。确保票据上的日期、金额、事项等清晰可见,在项目报销过程中如费用报销单需后附清单明细的,明细清单上面的数据要与票据粘贴顺序一致,便于财务人员审核与基金会负责人审批。
一、预算范围内
报销流程图
二、非业务部报销流程
经办人在报销系统内填写费用报销凭证,粘贴原始票据,部门经理审批确认,财务审核票据,部门总监/副秘书长/秘书长审批通过后,财务付款报销。
报销流程图-非项目
第五章 财务报销时间
每月的25日起为(含25日)财务结账时间;26-30日为财务结账日,超过25日的费用报销单据计入下月。财务结账期间不做任何财务报销和付款工作。
第六章 付款申请、拨款时间及流程
一、付款申请
无论是借款还是预付款,在单据填写时请注明项目编号及序号。
二、付款流程
第七章 发票
一、发票内容与实际活动相符,并且须加盖开票单位发票专用章。发票内容必须明确
二、发票必须开基金会全称,不能空或个人,定额发票抬头可空
三、员工在取得发票时需要对发票的真伪进行初步辨别。
四、取得所有第三方发票,需要有数量、单价,附发票明细的,发票明细需要同时加盖发票专用章。
第八章 借款
一、项目活动借款,需提交项目预算分配预算给财务部,允许借用预算分配范围内金额的临时借款。
二、差旅备用金需要有出差行程安排,作为差旅备用金的申请条件,其它临时备用金,需要填写借款单,注明借款用途,得到直属总监/副秘书长/秘书长的审批。
三、临时备用金500元以上都通过银行转入借款人银行卡,不支付现金。
第九章 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监督
一、内部控制,是指由理事会、秘书处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以下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一)基金会战略;
(二)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三)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
(四)资产的安全完整;
(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六) 秘书处负责组织领导本基金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内部控制措施通常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七) 基金会的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基金会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各项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二、内部会计控制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采购与付款业务、捐赠物资业务、固定资产管理、捐赠收入业务、成本费用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应当注意如下不相容岗位:
1、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
(一)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
(二)货币资金的保管与盘点清查;
(三)货币资金的会计记录与审计监督。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一)请购与审批;
(二)询价与确定供应商;
(三)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核;
(四)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
(五)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
3、捐赠物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一)捐赠物资的请购与审批,审批与执行;
(二)捐赠物资的采购(或接收)与验收、付款;
(三)捐赠物资的保管与相关会计记录;
(四)捐赠物资发出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
(五)捐赠物资处置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
4、固定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一)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审批与执行;
(二)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
(三)固定资产投保的申请与审批;
(四)固定资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
(五)固定资产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5、 捐赠与收款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
(一)客户信用调查评估与捐赠合同的审批签订;
(二)捐赠的确认、收款与相关会计记录;
(三)捐赠业务经办与捐赠票据开具、管理;
6、成本费用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一)成本费用定额、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二)成本费用支出与审批;
(三)成本费用支出与相关会计记录。
三、内控管理
1. 按规定需要由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与事项,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
2. 应当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处理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因填写、开具失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作废的法定票据,应当按规定予以保存,不得随意处置或销毁。对超过法定保管期限、可以销毁的票据,在履行审核批准手续后进行销毁,但应当建立销毁清册并由授权人员监销。应当设立专门的账薄对票据的转交进行登记;对收取的重要票据,应留有复印件并妥善保管;不得跳号开具票据,不得开具印章齐全的空白支票。
3. 银行预留印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不得由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4. 发挥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定期报告制度。
第十章 财务信息披露
财务信息是捐赠人、理事会、管理者和社会公众等基金会利益相关方了解基金会资产状况、负债水平、资金使用情况及现金流量等信息的重要来源。
1. 财务信息披露是建立社会公信力的重要环节,基金会建立定期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及时、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
2. 秘书处按照基金会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在基金会网站及相关媒体上公布审计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及相关财务信息。
第十一章 附则
本基金会针对具体业务制订的财务管理办法为本条例的补充规定或详细解释,与本条例具有同等效力,但不得与本条例相冲突。
本财务管理条例自公布之日执行。